补阙拾遗
bǔ quē shí yí
出处:《晋书·张轨传》:“圣王将举大事,必崇三讯之法,朝置谏官以匡大理,疑承辅弼以补阙拾遗。”
释义:见“拾遗补阙”,遗:遗漏。阙:通“缺”,缺点和过失。原指大臣对君主指陈过失,补救朝政。现指弥补遗漏和过失。也作“补阙拾遗”。
- 补阙拾遗 [bǔ quē shí yí]
阙:通“缺”,缺失。拾遗:补录遗漏。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
其次扬清激浊,能~。 ◎《明史·孙磐传》
补阙拾遗( bǔ quē shí yí )、阙:通“缺”,缺失。补阙:.匡补君王的缺失,引申为弥补缺漏。拾遗:补录遗漏。 有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之意。
补偏救弊 拾遗补阙补阙拾遗 > 点击查看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