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体
wěi tǐ
释义:指违背《风》《雅》规范的诗歌或风格不纯正的文章。 指专事摹拟而无真实内容和独特风格的作品。
- 伪体 [wěi tǐ]
指违背《风》《雅》规范的诗歌或风格不纯正的文章。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指专事摹拟而无真实内容和独特风格的作品。
清 方苞 《古文约选序例》:“始学而求古求典,必流为 明 七子之伪体。” 清 龚自珍 《歌筵有乞书扇者》诗:“天教伪体领风花,一代人材有岁差。” 章炳麟 《校文士》:“ 魏源 龚自珍 ,则所谓伪体者也。”
谓诗不雅正不能成家者。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诗:「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清、杨伦《杜诗镜诠》:「风骚有真风骚,汉、魏有真汉、魏,下而至于齐、梁、初唐,莫不有真面目焉。循流溯源,以上追三百篇之旨,则皆吾师也,苟徒放言高论,而不能虚心以集益,亦终不离于伪体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