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查询工具

下载迅蛙App

扫码下载App

侍讲学士

侍讲学士

shì jiǎng xué shì

释义:官名。唐始设,初属集贤殿书院。

「侍讲学士」详情

侍讲学士 [shì jiǎng xué shì]
  1. 官名。

    唐 始设,初属 集贤殿 书院,职司撰集文章、校理经籍。 宋 时由他官之有文学者兼任,如 邢昺 以国子祭酒为侍讲学士。属翰林学士院。 元 明 清 翰林院均置此职,讲论文史,甚为清显。

侍讲学士 [shì jiǎng xué shì]
  1. 官名。唐以后历代置之,授天子经书者。东汉灵帝时,命杨赐、刘宽侍讲于华光殿,侍讲之称始此,而不以名官。至唐始于侍读学士之外,置侍讲学士,及侍讲直学士,宋兼置侍讲。元、明、清三朝,翰林院并有侍讲学士及侍讲,清亡始废。又南北朝及唐宋诸王府,亦有侍读、侍讲等官,明时废。参阅「侍读」条。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职官考·翰林侍讲学士》:「汉显宗时,张酺数侍讲于御前。张酺侍灵帝,以杨赐有重名,擧赐侍讲于华光殿中,虽有侍讲之号,而未以名官。至唐开元十三年,始置。宋咸平二年,国子祭酒邢昺,为侍讲学士,其后又有马宗元为侍讲,不加别名,但供职而已。」;《清会典·翰林院》:「侍讲学士,满州二人,汉三人。」

侍讲学士的近义词 侍讲学士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