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次
chū cì
释义:为悼念死者而避开正寝,出郊外暂住。
- 出次 [chū cì]
为悼念死者而避开正寝,出郊外暂住。
《左传·文公四年》:“ 楚 人灭 江 , 秦伯 为之降服,出次,不举,过数。” 杜预 注:“出次,避正寝。”《晋书·元帝纪》:“三月,帝素服出次,举哀三日。” 唐 吴兢 《贞观政要·仁恻》:“ 襄州 都督 张公谨 卒,太宗闻而嗟悼,出次发哀。” 清 方苞 《兄子道希墓志铭》:“余虽在外,遇期、功, 道希 必率诸弟出次。”
出军驻扎。
《宋书·索虏传》:“﹝ 江夏王 义恭 ﹞德望兼崇,风略遐被,即可三府文武,并被以中仪精卒,出次 徐 方,为众军节度。” 唐 柳宗元 《平淮夷雅·皇武》:“ 度 拜稽首,出次于东。天子饯之,罍斝是崇。” 清 方苞 《圣王亲征漠北颂》:“三月初吉,皇帝总六师,由中道出次 古北口 。”
- 出次 [chū cì]
舍于郊也。
《左传·成公五年》:「降服、乘缦、撤乐、出次、祝币、史辞、以礼焉。」注:「舍于郊也。」;唐、吴兢《贞观政要·论仁恻》:「襄州都督张公谨卒,太宗闻而嗟悼,出次发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