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
hán gǔ
释义:亦作'凾谷',见'函谷'。
- 函谷 [hán gǔ]
亦作“凾谷 ”。函谷关 。
三国 魏 曹植 《又赠丁仪王粲》诗:“从军度 凾谷 ,驱马过 西京 。” 唐 李白 《古风》诗之三:“收兵铸金人, 函谷 正东关。”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出关>的“关”》:“ 老子 的西出 函谷 ,为了 孔子 的几句话,并非我的发见或创造。”
- 函谷 [关名。战国时秦置,在今河南省灵宝县西南,东自崤山,西至潼津,大山中裂,绝壁千仞,有路如槽,深险如函,故名。亦称崤函,关城在谷中。汉初置关都尉守此,武帝时徙关长安,以故关为弘农县。#####《战国策·秦策》:「苏秦曰:『秦东有崤函之固。』。」;《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入咸阳,守函谷关,项羽至,不得入。」;《西征记》:「关城在谷中,深险如函,故名,其中东西十五里,绝崖壁立,崖上柏林荫谷中,殆不见日,关去长安四百里,日入则闭,鸡鸣则开,秦法也,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天险。」@@@@@汉置。汉武帝时,楼船将军杨仆,数有大功,耻为关外之民,上书徙东乞关,乃于元鼎三年徙关于新安,在今河南省铁门县东北,关去故关三百里,自南山横洛水,北属于河,皆关塞也,灵帝时置八关都尉以备黄巾,此即其一。此关后魏正始元年废,北周改名通洛坊以备齐。《诗经·商颂·玄鸟》注:「盖东成皋南轘辕西降谷也。」;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汉元鼎三年。徙关于新安,即此处也,然则新安之函谷亦险,函降声相近,郑氏所言降谷,必是此也。」;《汉书·武帝纪》:「元鼎三年,徙函谷关于新安。」注:「应劭曰:『时楼船将军杨仆,数大有功,耻为关外民,上书乞徙东关,于时徙关于新安,去弘农三百里。』。」;三国魏、曹植〈又赠丁仪王粲〉诗:「从军度函谷,驱马过西京。」]
关名。战国时秦置,在今河南省灵宝县西南,东自崤山,西至潼津,大山中裂,绝壁千仞,有路如槽,深险如函,故名。亦称崤函,关城在谷中。汉初置关都尉守此,武帝时徙关长安,以故关为弘农县。
《战国策·秦策》:「苏秦曰:『秦东有崤函之固。』。」;《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入咸阳,守函谷关,项羽至,不得入。」;《西征记》:「关城在谷中,深险如函,故名,其中东西十五里,绝崖壁立,崖上柏林荫谷中,殆不见日,关去长安四百里,日入则闭,鸡鸣则开,秦法也,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天险。」@@@@@汉置。汉武帝时,楼船将军杨仆,数有大功,耻为关外之民,上书徙东乞关,乃于元鼎三年徙关于新安,在今河南省铁门县东北,关去故关三百里,自南山横洛水,北属于河,皆关塞也,灵帝时置八关都尉以备黄巾,此即其一。此关后魏正始元年废,北周改名通洛坊以备齐。《诗经·商颂·玄鸟》注:「盖东成皋南轘辕西降谷也。」;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汉元鼎三年。徙关于新安,即此处也,然则新安之函谷亦险,函降声相近,郑氏所言降谷,必是此也。」;《汉书·武帝纪》:「元鼎三年,徙函谷关于新安。」注:「应劭曰:『时楼船将军杨仆,数大有功,耻为关外民,上书乞徙东关,于时徙关于新安,去弘农三百里。』。」;三国魏、曹植〈又赠丁仪王粲〉诗:「从军度函谷,驱马过西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