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讥
cì jī
释义:亦作'刺几',见'刺讥'。
- 刺讥 [cì jī]
亦作“刺几 ”。犹言讥刺。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不得意,乃著书,上採《春秋》,下观近世,曰《节义》、《称号》、《揣摩》、《政谋》,凡八篇。以刺讥国家得失,世传之曰《虞氏春秋》。”《淮南子·泰族训》:“刺几辩义者,《春秋》之靡也。” 宋 苏轼 《参寥子真赞》:“外尩柔而中健武,与人无竞,而好刺讥朋友之过。” 朱自清 《<古诗十九首>释》:“他们的来往,无非是趋势利、逐酒食而已。这就带些刺讥了。”
- 刺讥 [cì jī]
讽刺也、刺几也。
《史记·孔子世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为有所刺讥褒讳挹损之辞,不可以书见也。」;《史记·虞卿传》:「上采《春秋》,下观近世,凡八篇。以刺讥国家得失,世传之曰《虞氏春秋》。」;《汉书·司马迁传》:「《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汉书·陈万年传》:「刺讥近臣。」;《汉书·京房传赞》:「危言刺讥。」;《汉书·王尊传》:「刺讥不惮将相,诛恶不避豪强。」;《汉书·葢宽饶传》:「又好言事刺讥,奸犯上意。」;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十指》:「切刺讥之所罚,考变异之所加,天之端,一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