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查询工具

下载迅蛙App

扫码下载App

削草

削草

xuē cǎo

释义:古时大臣上书封事草定奏稿,成辄销毁,以示慎密。 除草。

「削草」详情

削草 [xuē cǎo]
  1. 古时大臣上书封事草定奏稿,成辄销毁,以示慎密。

    《汉书·孔光传》:“时有所言,輒削草稾,以为章主之过,以奸忠直,大臣大罪也。”《东观汉记·陈宠传》:“性纯淑,周密慎重,时有表荐,輒自手书削草,人莫得知。”《晋书·陈元达载记》:“在位忠謇,屡进讜言,退而削草,虽子弟莫得而知也。”《梁书·刘琎传》:“ 文惠太子 召 璡 入侍东宫,每上事輒削草。”

  2. 除草。

    明 徐元 《八义记·伪报岸贾》:“拿住孤儿只一刀,这回削草不留毛。” 清 陈维崧 《满江红·忆旧游王》词:“往事铲来如削草,新愁製就同煎术。”

  3. 除草。

    明.徐元《八义记.第三五出》:「拿住孤儿只一刀,这 回削草不留毛。」为求谨慎严密而将底稿销毁。《晋书.卷一零二.刘聪载记》:「在位忠謇,屡进谠言, 退而削草,虽子弟莫得而知也。」《南史.卷五零.刘瓛传》:「璡入侍东宫,每上事辄削草。」

削草的近义词 削草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