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身
bēi shēn
释义:犹言低身﹑屈身﹑伏身。
- 卑身 [bēi shēn]
犹言低身、屈身、伏身。
《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五章:“甚且不通语言,长跪服事,或且卑身执役,呵叱生杀惟贵族命,虽圣贤豪英不能免焉。”
指谦恭、逊让。
汉 袁康 《越绝书·请糴内传》:“君王卑身重礼,以素忠为信,以请糴於 吴 ,天若弃之, 吴 必许诺。”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 竇武 ﹞妻子恶衣食车马,苟全而已,卑身正已,率宗族内外僮僕,莫敢违法者。” 宋 秦观 《袁绍论》:“向使出 丰 於狱,东向而事之,问以计策;卑身折节,以抚伤残之餘……岂遽至於亡哉!”
- 卑身 [bēi shēn]
降低身分。
《楚辞.刘向.九叹.惜贤》:「欲卑身而下体兮,心隐恻而不置。」卑贱之身。《文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卑身贱体,说色微辞。」
- 卑身 [bēi shēn]
谦恭﹑逊让。
宋·秦观《袁绍论》:“向使出丰于狱,东向而事之,问以计策;卑身折节,以抚伤残之余……岂遽至于亡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