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担舞
biǎn dàn wǔ
释义:壮族民间的一种舞蹈。流行于广西一带。舞者多为双数,四人至二十人不等,演时舞者围在长凳或木槽旁,各持扁担的一头,有节奏地敲击着长凳或木槽,使其发出响亮的声音,并边歌边舞。主要表现生产劳动过程及祝贺丰收的愉快心情。
- 扁担舞 [biǎn dàn wǔ]
壮 族民间的一种舞蹈。流行于 广西 一带。舞者多为双数,四人至二十人不等,演时舞者围在长凳或木槽旁,各持扁担的一头,有节奏地敲击着长凳或木槽,使其发出响亮的声音,并边歌边舞。主要表现生产劳动过程及祝贺丰收的愉快心情。
《中国民间故事选·犁耙牛》:“这天夜里, 塔加 把犁耙牛带到坪子上……人们围着它,唱着甜甜的山歌,跳着愉快的扁担舞,好热闹呵!”
- 扁担舞 [biǎn dàn wǔ]
舞名。壮族传统民间自娱性舞蹈。流传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马山县等壮族聚居的地区。源于生活中的舂米劳动。壮语音译为打虏烈或谷榔,意为:舂米。每当赶集日或过节、喜庆之日,不分男女老少都喜爱双手持扁担中部,以扁担的两端边即兴对打或击打双方之间的木板凳边作舞;或一圈人边击打中央放置的舂米木桶边作舞。常见的一般形式为双人对打,但也有特意编排了各种花样与队形由四人、多人(须偶数)对打作舞的套路。该舞既可作为娱乐游戏,又可为夹带武术动作的观赏性舞蹈节目。舞蹈动作可快可慢,相互击打的音响可强可弱,完全由对打者控制。舞蹈内容一般表现为:〈插秧〉、〈车水〉、〈收获〉、〈打谷〉、〈舂米〉等种植水稻农耕的全过程。整个舞蹈气氛热烈、欢快,动作刚劲、果断。作为观赏节目演出时有铃板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