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挞
chuí tà
释义:杖击,鞭打。
- 捶挞 [chuí tà]
杖击,鞭打。
《晋书·乐志下》:“中书令 王珉 与嫂婢有情,爱好甚篤,嫂捶挞婢过苦。”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骄慢已习,方復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设誓》:“昔日 陶侃 之僕,常遭主人捶挞。” 清 陈天华 《狮子吼》第二回:“数十人如驱牛羊,稍不前即加捶挞,或即杀之。”
- 捶挞 [chuí tà]
鞭打、抽打。
《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朝廷虽加存恤蠲免,余税实无可徵。而州县文移督趣甚急,动加捶挞。」明.郑若庸《玉玦记.第一三出》:「昔日陶侃之仆,常遭主公捶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