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查询工具

下载迅蛙App

扫码下载App

杀书头

杀书头

shā shū tóu

释义:书拿来以后只是浅尝辄止的话,用三个字来形容就是“杀书头“。

「杀书头」详情

杀书头 [shā shū tóu]
  1. “杀书头”的专利似应属于“民国三疯子”之一的“黄疯子”黄侃(字季刚,1886-1935)。他曾在《唐文粹》书端记下一段往事:癸丑(案:即民国二年,时黄侃二十七岁)在上海扫叶山房买此书,漫以墨笔圈点之,尽诗赋二类而止。其下则苦于不能句读者多,又方驰骋于文选、古文两派之说,未暇论此一代文体之短长也。阅二十馀年,自南京大石桥移居九华村,长夏,偶取《唐文粹补遗》点之。终卷,念文粹尚未毕功,何补遗之有。爰以架上取此书补点之,亦以解“煞书头”之诮。(原注:予尝谓点书不能终卷为“煞书头”者。)……后来“煞”、“杀”通用,“煞书头”就成了“杀书头”。此即“生平笑人‘杀书头’,毋令人笑我也”。 关于读书和写书,本世纪初国学大师黄侃先生有三句名言。一句是读书前“要如一字不识人”。这是极而言之。一字不识又如何读书?这里他强调的无非是对书要存有敬畏之心,只有空腹以待,才能充分吸收。另一句是读书人不能“杀书头”。所谓“杀书头”,听起来吓人,其实就是拿起书,读了个开头就放下。据说,黄侃先生读书,不仅都是从头读到尾,而且要标点并加批注。当然,他读的是古书。第三句是“五十岁以前不著书”。不是他五十岁以前写不出书,而是怕自己火候未到,写出来的书学问不精纯。黄侃读书尤其精心,有始有终,见人读书半途而废,便会露出不悦之色,责备对方“杀书头”。最绝的是,临终之际,《唐文粹续编》尚有一卷没有读完,他吐着血,叹息道:“我平生骂人杀书头,毋令人骂我也。”

杀书头的近义词 杀书头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