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理政
zhōng lǐ zhèng
释义:字翱,南唐上柱国。钟理政是汀州刺史钟盛之孙,即春秋时期越国太宰伯噽次子钟接的第39世孙。并继任祖父汀州刺史之职务。
- 钟理政 [zhōng lǐ zhèng]
据《长汀县志·循吏传》载:“钟全慕,唐昭宗时为刺史,王审知喜其骁勇有谋略,分汀州使守之,祀名宦祠。”钟全慕任汀州剌史10余载,为官清正,兴利除害,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夫人马氏生有三子:仁德、义德、礼德。义德生三子:理政、朝政、礼政。理政字翱,《长汀县志·循吏传》云:“钟翱,全慕孙,具经济,善骑射,继全慕为刺史,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宋《临汀志》说,钟翱“生而雄武有膂力,善骑射,审知每奇之。”明朝《永乐大典》则说:“翱世守是邦,历年甚久,多创塔庙,捐田为粮,大邑僧舍,至今多奉钟令公祠。”闽王王审知死后,王氏家族内部纷争,诛杀异姓,众叛亲离,民不聊生。钟翱由是避乱隐居长汀濯田的同睦坑十余载。五代后晋天福二年(937)后,南唐国兴起,钟翱受南唐国的重用,累官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卒后南唐主赐赠尚书令。钟翱墓葬于长汀濯田同睦坑登(丁)坑窝“盘龙形”宝地,墓碑文曰:“唐一世祖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累官节度使汀州刺史赠尚书令理政钟公王、朱、赖夫人墓。墓前碑联为“典郡传芳绳其祖武,肇家启绪贻厥孙谋”。钟翱墓已被长汀县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加以保护。 钟全慕之妻马氏夫人在全慕回原籍后教育辅佐儿孙,仁恕宽宏、化雨春风,深受裔孙敬重,死后葬长汀县城北山下钟屋地。清同治二年(1863),曾任闽浙水师提督,时任汀郡总兵的上杭人钟宝山出资修葺马夫人墓,并写了一篇《汀州府署内马氏太夫人墓碑记》,文字不长,但对了解钟氏入闽源流有帮助,全文照录如下: 唐时吾祖全慕公自河南许州,入汀为剌史,后回原籍。理政公继祖典郡,退居同睦乡,遂家焉,卒葬丁坑。《临汀志》说钟翱:“生而雄武有膂力,善骑射,审知每奇之。”因此,“翱世守是邦,历年甚久,多创塔庙,捐田为粮,大邑僧舍,至今多奉钟令公祠。”(见《永乐大典》)王审知死后,王氏家族内部纷争,诛杀异姓,众叛亲离。钟翱急流勇退,隐居于福建长汀濯田的同睦坑10多年。五代后晋天福2年(937年),南唐国兴起,钟翱又受南唐国的重用,累官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卒后南唐主赐赠尚书令。所以,《长汀县志·循吏传》载:“钟翱,全慕孙,具经济,善骑射,继全慕为刺史,官至金紫光禄大夫。”钟翱葬于长汀濯田同睦坑。该墓被长汀县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