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化兵
fáng huà bīng
释义:是担负防化学保障任务的专业兵种,通常是由防化,即观察、侦察、洗消、喷火、发烟等部队或分队组成,有些国家称化学兵,同时还担负使用化学武器的任务。
- 防化兵 [fáng huà bīng]
军队中担负防化保障与喷火、发烟任务的兵种。全称防化学兵。有的国家称化学兵或三防兵。由核观测、化学侦察、辐射侦察、洗消、喷火、发烟等部队、分队组成,设有领导指挥机关和教学、科研机构。主要装备有核爆炸探测仪器,化学观测器材,核辐射探测仪器,化学侦察器材,化验车、防化侦察车、洗消车,有的还配备有在沾染区或毒区快速侦察的直升机。主要任务是:实施核观测、化学观察和化学、辐射侦察及非专业性生物侦察,实施剂量监督和沾染检查,消毒和消除沾染;组织实施烟幕保障和喷火,协同步兵遂行战斗任务;研制和提供新型的装备。有些国家化学兵还担负实施化学攻击的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历来反对化学战争,一贯主张禁止研制、生产和使用化学武器。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兵只担负防化保障任务,是军队对核、化学、生物武器防护的技术骨干力量。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交战国为使用化学武器开始建立化学兵。在战争中用毒,古代就有记载。公元前5世纪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斯巴达人曾使用硫黄燃烧产生有毒的烟,攻击对方。19世纪中叶,出现了将人工合成的有毒物质装填在弹丸内使用的做法。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化学工业的发展,毒剂和其他毒物有可能大量用于战场。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的几个月内,法国军队向德国军队发射装有催泪剂溴乙酸乙酯的枪榴弹3万发,德军向法军发射3000发含有联二茴香胺盐酸盐的榴霰弹。1915年春,德国在战争部设立A10局,进行毒气试验,并将第31工兵团改编为毒气施放团。同年4月22日,德军在比利时的伊普尔地区向英法联军首次实施大规模毒气袭击,使英法联军约有5万人受到毒害,近5000人窒息死亡。英军随即组建第1化学兵旅,并于同年9月在西线的卢兹向德军实施毒气反击。其他主要交战国,法军和俄军于1915年,美军于1917年,相继组建化学兵部队。初期,化学兵的装备比较简单,主要有用来施放毒剂的吹放钢瓶、毒烟罐和化学迫击炮等。对毒气防护的组织工作,起初由军事医务(卫生)部门负责。随着化学武器和防护手段的发展,1917年夏,有些参战国建立了化学兵领导机构和防毒分队。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化学武器的投射任务主要由炮兵、火箭兵和航空兵担任,化学兵负责参与组织并直接担负部分使用任务,但主要担负化学防护任务。核武器出现后,化学兵扩大了防护任务范围,改进了编制和装备。在中国,九一八事变后,为防御日军在战场上使用化学武器,国民党政府于1933年2月在军政部成立化学兵队,训练化学兵人员。从1937年8月开始在军队普遍建立化学兵机构,在军政部兵工署设防毒处,行营设防毒支处,战区设防毒分处,集团军设防毒科,军设防毒课,师设防毒组和防毒排。1938年8月,军政部决定成立化学兵总队,下辖2个大队,后改为第1、第2团,编配82毫米化学迫击炮,将1933年成立的军政部学兵队改为化学兵干部训练班,划归化学兵总队,同时增设1个防毒训练班。1940年,化学兵总队又增编2个团,主要装备有化学迫击炮。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多次使用化学武器袭击抗日军民。八路军于1938年12月在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设立防化学队,1939年6月八路军留守兵团举办防毒训练班,培训防化骨干,组织指导部队实施防毒教育和采取简易办法进行防护。解放战争后期,华东野战军第7、第9、第13纵队分别组建防化分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美军在朝鲜战争中随时可能使用核、化学、生物武器的问题,为适应现代条件下作战需要,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建立防化兵。1950年12月,成立防化学兵学校,培养防化干部。1951年始,陆军军、师、团设置防化学主任,营设防化学指导员,师编防化连,团编防化排。海军、空军的基地、场站设相应的防化部门和防化分队。1955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学兵部(1956年1月1日正式成立),统一领导全军防化兵部队的建设。同年,在北京、沈阳、南京、广州、济南军区各组建1个防化学营、1个地雷式喷火器连、1个背囊式喷火器连和1个军士教导连;20世纪60年代初,在总部和部分军区组建一批防化学兵部队。196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学兵部改称总参谋部防化学部。70年代中期后,根据核武器试验效应的情况,进一步改革防化兵部队体制编制。总部和军区的防化部队分别增编了观察队、工程防护队,装备器材进一步改善,提高了核、化学、生物武器条件下的防化保障能力。1978年,总参谋部防化学部改称总参谋部防化部。1992年9月,总参谋部防化部与炮兵部、装甲兵部、工程兵部合并为总参谋部兵种部,作为总参谋部主管全军兵种部队军事工作的业务部门。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兵建立后,初步建立与联合作战相适应的核、化学、生物防护体系,快速遂行核、化学、生物防护与应急救援和反核、化学、生物恐怖袭击的能力明显增强,为军队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由于各国军事战略和经济实力、科技水平的差异,化学兵的组织编制也不尽相同。美国国防部的采办、技术与后勤副部长负责与核生化武器有关的事务。国防部的国防威胁削减局,负责核生化防护。野战集团军编有化学战部队。军一般编化学处,部分师编有化学连。俄罗斯陆军集团军(军)设有三防兵(防辐射、防生物和防化学兵)主任,辖核生化防护营、辐射化学侦察营、气溶胶(烟雾)对抗营、后勤核生化防护营、喷火营,还编有核生化技术装备器材修理连、核生化直升机侦察中队各1个。师编有1个核生化防护营,团编有1个核生化防护连。日本陆上自卫队的师均编有化学队,有的旅也编有化学队。国际上核、化学、生物武器裁军谈判已取得一定进展,大规模使用核、化学、生物武器的可能性有所减少,但其威胁依然存在。各国军队仍十分重视防化兵的现代化建设,将进一步调整完善体制编制,不断改进装备,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作业能力和机动能力,以保持军队的战斗力和保障军队的作战行动。在平时,一些国家还利用防化兵特有的装备和技术,赋予其兼负核、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