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握着:~笔。~烛。
掌握;主持:~政。
古代容量单位,合16斛。
姓。
拿着;持着
掌握;主持
庸 乘 争秘书秉承了经理的意旨。
游览灯会与古人的秉烛夜游有天壤之别。
此人秉性率直,敢于批评不良现象。
王老师秉持有教无类的理念,尽心尽力地教导学生。
李老师总是秉烛达旦地为同学们批改作业。
市场管理人员秉公办事,受到人们的好评。
他秉性刚直,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受到大家的拥护。
警察局长信誓旦旦地表示绝不袒护部属,一切秉公处理。
游览北海公园的灯会,与古人的秉烛夜游有天壤之别。
国家公务人员要秉公办事,杜绝贪污腐化,才可以做到风清弊绝。
- 秉 [bǐng]
〈名〉
(会意。从又,从禾,表示以手持禾。“又”篆体象一只手。本义:禾把,禾束)
同本义
秉,禾束也。——《说文》
彼有遗秉。——《诗·小雅·大田》
或取一秉秆焉。——《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又如:秉穗(收稻时遗留在田中的禾把与禾实);秉握(一握稻把。言数量少)
量词。十六斛。
如:秉刍(十庾数量的草把)
通“柄”。权力,权柄
治国不失秉。——《管子·小匡》
国子实执齐秉。——《左传·哀公十七年》
〈动〉
手拿着,手持(是一只手从旁边拿着小物)
秉,执也。——《尔雅》
武王载旆,有虔秉钺。——《诗·商颂·长发》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白居易《观刈麦》
又如:秉圭(持着玉圭);秉烛云长(即云长秉烛,指三国关云长执灯夜读的事);秉笔(执笔;握笔);秉烛达旦(指关云长在护送两位皇嫂途中,秉烛达旦事);秉节(持节。节,古代使臣所持的符节;保持节操,守节);秉牍(手执简牍)
引申为主持,掌握
光秉政前后二十年。——《汉书·霍光传》
共秉朝政。——《三国志·吕布传》
又如:秉公灭私(主持公道,灭除私念);秉正无私(主持正义,没有私念);秉教伽持(佛教语。指执行佛法、施加佛力于众生,以保护扶持之)
保持;坚持
民之秉彝。——《诗·大雅·丞民》
君子秉心。——《诗·小雅·小弁》
又如:秉彝(坚持道理);秉心(居心;用心;持心);秉志(持志)
通“禀”。承受 。
如:秉谢(禀受并回报);秉质(受于自然的资质)
妇女去插秧【字谜】 -- 打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