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
读音:cuàn 
拼音:cuan
五笔:THDC
繁体:篡
部首:竹
结构:上下结构
笔画:16画
五行:木
原指臣子夺取君主的权位,现指 用阴谋手段夺取权力和地位: ~位。 ~夺。
夺取(君位、权力等)
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
攥 纂林彪的狼子野心是篡党夺权。
法律是神圣的,不容私自篡改。
王莽谋朝篡位,最终也没得到好下场。
有的野心家随意篡改历史,颠倒黑白,弄得史学领域乌烟瘴气。
十年动乱中,“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野心有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对日本歪曲事实,篡改历史的行为,只要是中国人都会觉得义愤填膺。
常言说“盗憎主人”,老帅们是这些家伙妄图篡党夺权的障碍,所以被他们看成眼中钉。
明燕王朱棣兵变夺取帝位,方孝孺秉笔直书“燕贼篡位”,被杀,灭十族。
封建帝王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对于帮助自己篡权夺位的人,往往采取卸磨杀驴的手段来处置。
- 篡 [cuàn]
〈动〉
(形声。从竹,算声。本义:非法地夺取)
同本义
自关而西, 秦晋之间,凡取物而逆谓之篡。——《方言》一
且如人有财,见篡于盗。——王安石《原过》
豪民子闻难,鸠宗族僮奴百许人,欲要篡以归。——高启《书博鸡者事》
又如:篡逆(用强力夺取君位的叛逆);篡取(夺取);篡事(篡夺之事)
特指臣子夺取君位
及王莽篡位, 歆为国师。——《汉书·刘歆传》
又如:篡臣(篡夺君权之臣);篡杀(弑君而夺其位);篡弑(犹篡杀);篡绝(篡夺君位而绝其后)
以私意歪曲 。
如:篡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