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查询工具

下载迅蛙App

扫码下载App

篸字

读音:zān  cēn  cǎn 
拼音:zan
五笔:TCCE
繁体:
部首:
结构:上下结构
笔画:17画
五行:

「篸」基本释义含义

缝衣针。

古通“簪”。

缀,插。

「篸」详细释义

缝衣针

古通“簪”

缀,插

「篸」相似字

「篸」的详细解读

篸 [zān]
  1. 山如碧玉篸。——韩愈《送桂州严大夫》。注:“篸与簮同。”

  2. 另见 cǎn

  3. 名词 缝衣针。《广韵.平声.覃韵》:「篸,所以缀衣。」

    名词 用以绾住头发的竹针。通「簪」。南朝梁.沈约〈江南曲〉:「罗衣织成带,堕马碧玉篸。」唐.韩愈〈送桂州严大人〉诗:「江作青罗带,山如白玉篸。」

篸 [cǎn]

〈名〉

  1. 〈方〉∶一种簸箕

    一头挑着一只空篸子。——陈残云《香飘四季》

  2. 另见 zān

篸 [cēn]
  1. 形容词 长短不齐的样子。

    《说文解字.竹部》:「篸,篸差也。」清.段玉裁.注:「盖物有长有短,则参差不齐,竹、木皆然。今人作『参差』。」

篸 [zàn]
  1. 动词 缀、插。北周.庾信〈入道士馆〉诗:「野衣缝蕙叶,山巾篸笋皮。」宋.黄庭坚〈南乡子.诸将说封侯〉词:「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篸花不解愁。」

「篸」的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