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
读音:
zān 
拼音:
zan
五笔:TAQJ
繁体:簪
部首:
结构:上中下结构
笔画:18画
五行:木
簪子,旧时用来别住头发的一种饰物。用金属、玉石、骨头等制成。
插;戴:~花。
用来绾(wǎn)住头发的一种首饰
插在头发上
赞这老房子的凄凉景象,活画出世代簪缨的大家,于今已是衰落了。
这些散文写得风格秀丽,如美女簪花,没想到作者竟是个山东大汉!
- 簪 [zān]
〈名〉
(形声。从竹,賛(zǎn)声。古文字形,象针形头饰形。本义:簪子。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同本义
周主亡玉簪,令吏求之,三日不能得也。——《韩非子》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又如:簪冕(冠簪与冕服);簪绂(簪,冠簪;绂,丝制的帽带);簪裾(古时显贵所穿着的服饰);簪缨缙绅(比喻仕宦之人)
〈动〉
插戴在头上
西门豹簪笔磬折,向 河立待良久。——《史记·滑稽列传》
乃簪一花。——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又如:簪朵(犹簪花,戴花);簪挂(簪花挂彩);簪星曳月(形容佩带光彩耀眼);簪冠(插簪于冠);簪花(戴花);簪菊(古人习俗,于重阳节插戴菊花以避邪延年)
连缀
以爵弁服簪裳于衣左。——《仪礼·士丧礼》
又如:簪合(折簪重合。指女子丧夫后再遇意中人而结为夫妇);簪蒿席草(以蒿作簪,以草为席。形容生活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