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草和树叶茂盛时的颜色,由蓝和黄混合而成:嫩~。浓~。桃红柳~。青山~水。
像草和树叶正生长时的颜色。蓝和黄两种颜色混合即呈现这种颜色
左窄右宽。“纟”撇向笔画平行。“录”横向笔画平行均匀,竖钩正直居中;点提位置恰当;捺收笔稍高于竖钩。
青 翠 红 逮 碌 粶 娽春天来了,小草渐渐变绿了。
草原上的牛羊像巨幅绿毯上的白花似的。
小溪的河水绿的就像一块无瑕的翡翠。
一片片的小草出土像是绿丝的锦缎。
任凭天寒地冻,松树也绿盖如春。
如虹我是春雨,我将浇绿所有的小草。
有的花是红的,有的花是紫的,还有的花是绿的。
像绿毯一样的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
另一边的草,看来总是绿些。这山望着那山高。
远远望去晚春的花园红衰绿减,一片萧然。
- 绿 [lǜ]
〈形〉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录声。本义:青中带黄的颜色)
[口]∶同本义
绿,帛青黄色也。——《说文》
君朱绿。——《礼记·玉藻》
绿叶素荣。——《楚辞·橘颂》。注:“犹青也。”
绿车名曰皇孙车。天子有孙,乘之以从。——蔡邕《独断》
绿碧青丝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水绿(浅绿色);碧绿(青绿色);绿耳(骏马名。为“周穆王”八骏之一。因其毛为绿色,故名);绿竹(绿色的竹子);绿沈(浓绿色,深绿色。凡弓、枪衣甲及其它器物饰以绿漆或为绿色的都可加上绿沈二字);绿波(碧波,澄绿的水波);绿衫(“唐”时低层官吏所穿的绿色衣衫)
颜色昏暗,乌黑色
绿云扰扰。——唐· 杜牧《阿房宫赋》
又如:绿鬓(乌黑而光亮的鬓发。引申为青春年少的容颜);绿媛(有乌黑头发的美女);绿云(女子乌黑光亮的秀发)
〈动〉
呈现绿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又如:绿化(种植花、草、树木,使周围一片碧绿,在城市可以使环境优美卫生,在山区可防止水土流失);绿浮(指绿茶泡出的液汁);绿油(用油彩饰为绿色);绿意(指春天草木葱翠的气象);绿威威(形容呈现一片绿色)
另见 lù
- 绿 [lù]
〈名〉
通“菉”。一种野菜
终朝采绿,不盈一掬。——《诗·小雅·绿竹猗猗》
[文]∶帝王受命的符箓。后作“箓”
河出绿图,地出乘黄。——《墨子》
又用于绿林(绿林山)、绿营(清代汉人地方武装)、鸭绿江等
另见 lǜ
山变水变乡貌变【字谜】 -- 打一字